简介
《深渊筑基》是“清九不爱喝酒”的又一力作,本书以林知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东方仙侠故事。目前已更新187381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深渊筑基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赵虎派来的三名外门弟子,以那佩刀的王师兄为首,每日必至废丹房,名为巡查,实为刁难。他们刻意将不同属性的丹渣胡乱混合,增加处理难度;故意打翻已装好的丹渣袋,勒令返工;甚至以“监管不力”为由,克扣本就微薄的食物配给。
废丹房原有的杂役们敢怒不敢言,对林知这个“灾星”也愈发疏远。唯有那个最初指派他干活的壮硕杂役头目,名叫石头的,偶尔会在他被刁难得最狠时,沉默地帮他分担一些活计,但依旧不多话。
林知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白天在监视下机械劳作,夜晚则借着微弱的光芒,仔细“阅读”那本《基础炼气诀》。册子上的文字他不识,但那些描绘灵气运行路线的简图,以及行气时对应的身体反应描述,结合他自身吞噬灵气的体验,让他对体内那片“深渊”有了新的理解。
他发现,当他不去抗拒吞噬,而是尝试用意念引导被吞噬的灵气流(尽管最终仍会被湮灭),沿着《炼气诀》中描述的某些特定经脉路径运行时,吞噬的过程会变得略微“温和”一些,对身体的负担也小了一点。更重要的是,他察觉到,那深渊中心的光点,在这种“有序引导”的吞噬下,似乎……凝实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这验证了他的猜想:纯粹的吞噬是浪费,有序的引导和利用,或许才是关键。
同时,他也在仔细观察各种丹渣。凭借社会学研究中对系统分析和模式识别的训练,他逐渐从混乱中总结出规律:
· 火毒渣(赤红、高温):密度较低,常浮于表层。
· 水凝渣(幽蓝、冰冷粘稠):密度高,易沉底。
· 金锐渣(银灰、有金属光泽):质地坚硬,不易粉碎。
· 木腐渣(墨绿、散发腐败气味):易与其他渣滓粘连。
· 土沉渣(褐黄、无特殊气味):颗粒较细,充当“填充物”。
一个基于物理属性分离的想法逐渐成熟。
这日,王师兄几人又来寻衅,故意将一大桶刚出炉、热气腾腾的混合丹渣倾倒在林知刚清理干净的区域,溅起的毒渣几乎烫到他的脚面。
“哎呀,手滑了。”王师兄抱着臂,一脸戏谑,“林师弟,麻烦你再清理一遍吧,可得弄‘干净’点!”
周围杂役纷纷低头,不敢多看。石头攥紧了铁锹,最终还是松开了手。
林知看着那堆冒着各色毒烟的混合废渣,又看了看角落里的几个大小不一的破损陶盆和一段不知原先用作何处的光滑金属板,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他不再用铁锹直接铲,而是拿起最大的陶盆,走到屋外不远处的小溪边,打来大半盆水。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将水缓缓倒在倾斜放置的金属板上,形成一道微弱的水流。
然后,他用铁锹铲起一小部分混合丹渣,小心翼翼地放在水流上方,让渣滓顺着水流冲刷而下。
奇迹发生了!
密度最轻的火毒渣大部分漂浮在水面,被水流带到最远处;
颗粒较细的土沉渣和部分木腐渣随水冲走,在中段沉积;
密度最大的水凝渣和金锐渣则几乎留在原地,只有少量被冲走!
虽然分离得并不完美,但原本混乱不堪的毒渣,竟然凭借这简单的水流,被大致分成了三类!
“你……你在干什么?!”王师兄愣住了,他从未见过有人这样处理丹渣。
林知没有理会,他重复着这个过程,将分离出的不同属性的丹渣分别堆放。处理效率竟然比之前胡乱铲装快了不少,而且因为属性相对单一,装袋后毒气相互反应产生的危害也小了很多。
废丹房内的杂役们都看呆了,连石头也瞪大了眼睛,看着林知那套行云流水般的“古怪”操作。
王师兄脸色变幻,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却又挑不出明显的错处,只能色厉内荏地吼道:“装神弄鬼!若是处理不净,污染了环境,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罢,带着满腹疑窦和恼怒,悻悻离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知不断完善他的“水力浮选法”。他甚至找来不同网眼的破筛子,先对丹渣进行初步筛分,再用水流处理,效率更高。他还发现,某些特定属性的丹渣混合后,其毒性会相互中和,变得相对稳定,便于储存。
他默默做着这一切,并未张扬。但废丹房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原本终日弥漫的混乱毒气减弱了,杂役们因中毒而产生的轻微不适症状也有所缓解,最关键的是,工作效率提升了。
原本麻木的杂役们,看林知的眼神渐渐从疏远、怀疑,变成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石头在某天收工后,默默将一个自己省下的粗面馒头放在了林知手边。
这一切,自然没有瞒过负责废丹房事宜的一位药堂低级执事。这位姓李的执事平日从不踏足此地,只在月末验收丹渣封装时才会露面。当他这次提前到来,看到井然有序、分类堆放、毒气大减的废丹房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是何人所为?”李执事拉住石头,惊讶地问道。
石头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正在远处安静地进行渣滓分类的林知,低声道:“是那个新来的林知……他用的法子,有点怪,但……很管用。”
李执事快步走到林知面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他分类好的几堆丹渣,又看了看他那套简陋的“流水线”,脸上满是惊疑不定。
“你叫林知?”李执事沉声问,“你用的这是什么方法?师从何人?”
林知停下手中的活,平静地看向李执事。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可能带来新的麻烦。
他指了指水流和筛子,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用尽可能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着“观察”与“思考”的意思。
李执事眉头紧锁,他感知到林知确实毫无灵力,但眼前这化腐朽为神奇(相对而言)的手段,又绝非寻常凡人能想出。
“你随我来。”李执事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他需要更详细地了解这个过程,如果此法真的有效且可推广,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份不小的功劳。
林知心中微动,知道初步的展示已经引起了注意。他默默跟上李执事,留下身后一众杂役复杂难明的目光。
而这一切,都被躲在暗处的一个身影看在眼里,迅速转身,朝着赵虎居所的方向奔去。
林知这“格物致知”的第一步,究竟会为他带来机遇,还是更猛烈的风暴?
书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