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劝反太子,李二麻了》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脑洞小说,作者“檗木苦海”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的主角顾青云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5章,总字数214826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太极殿上,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李承乾高举的那一卷素白纸张上。一篇短文?一篇由一个杂役出身的“老师”所作的短文?太子殿下竟然想凭这么个东西,来洗刷自己“结党营私”的嫌疑,来证明他学的是“心系…

《大唐:开局劝反太子,李二麻了》精彩章节试读
太极殿上,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李承乾高举的那一卷素白纸张上。
一篇短文?
一篇由一个杂役出身的“老师”所作的短文?
太子殿下竟然想凭这么个东西,来洗刷自己“结党营私”的嫌疑,来证明他学的是“心系天下”之学?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儿戏了。
魏王李泰的脑子也终于转过弯来了。
他心中冷笑。
杂役?一个杂役能写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文章来?
故弄玄虚!
我府上的文学馆里,随便拎出一个学士,作出来的文章都能甩你十条街!
他已经想好了,等会儿那篇文章一念出来,他就要立刻组织人手,从格律、用典、气势等各个方面,把那篇文章批得一文不值!
让你出丑!让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丢尽脸面!
李泰的嘴角,重新浮现出一丝冷笑。
他觉得,李承乾这是在自掘坟墓。
然而,御座之上的李世民,却不这么想。
他的心中,非但没有觉得荒唐,反而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兴趣。
好棋!
承乾这步棋,走得实在是好!
面对“结党营私”的指控,他先用“诛心三问”把李泰拖下水,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然后,他没有纠缠于“党”与“非党”的辩论,而是直接釜底抽薪,将问题的核心,从“结交了谁”,转移到了“学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无比聪明的转换。
因为“结交了谁”,这是一个事实问题,很难辩驳。太子确实和一个杂役走得很近。
但“学到了什么”,这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其标准,完全掌握在评判者——也就是他这个皇帝的手里。
现在,李承乾把评判的“考卷”,直接呈了上来。
他等于是在对李世民说:父皇,您别听他们吵,您自己来看,我学的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正不正。
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阳谋。
把最终的裁决权,毫无保留地交还给了皇帝。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下方神情各异的臣子。
他看到了李泰眼中的轻蔑和得意。
他看到了孔颖达等老臣脸上的羞愤和不安。
他也看到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眼中的惊疑和审视。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李承乾身上。
自己的这个儿子,身姿挺拔,目光坦荡,脸上没有丝毫的怯懦和心虚。
那份从容,那份镇定,是他过去从未在承乾身上看到过的。
脱胎换骨。
这个词,浮现在李世民的脑海里。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文章,能让承乾在短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蜕变?
李世民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他现在,就像一个坐在戏台下的看客,发现台上的戏码,远比自己想象的要精彩。
他不想让这场戏,这么快就结束。
他想看看,承乾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想看看,那个藏在幕后的顾青云,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好。”
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朕,准了。”
他对着身边的内侍总管王德使了个眼色。
王德心领神会,立刻躬身走下台阶,从李承乾手中,恭恭敬敬地接过了那卷纸。
一时间,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王德的脚步,从大殿中央,缓缓移向那至高无上的龙椅。
李泰的拳头,在袖中不自觉地攥紧了。
韦挺等魏王党羽,已经准备好了满肚子的批判之词。
孔颖达则紧张地盯着那卷纸,心中五味杂陈。他既希望那篇文章能为太子正名,又隐隐害怕那篇文章写得太好,那将把他这个太子太傅的脸,打得无处可放。
王德走到御座前,将纸卷展开,呈现在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纸上。
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大殿里,安静得可怕。
百官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陛下到底看到了什么?
是龙颜大怒,还是……别的什么?
没有人知道。
李世民的城府太深了,没人能从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读出任何情绪。
许久,许久。
就在众人几乎要窒息的时候,李世民终于有了动作。
他没有说话。
他只是将那张纸,慢慢地,重新卷了起来。
然后,他把它递还给了王德。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李承乾和李泰的脸上。
他缓缓开口,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
“今日朝会,议事繁多,朕,有些乏了。”
“此事,关乎国本,不可轻率。容朕,思虑几日。”
“退朝吧。”
说完,他站起身,在王德的搀扶下,头也不回地向后殿走去。
整个太极殿的文武百官,全都傻在了原地。
这……这就完了?
不褒,不贬,不置可否?
皇帝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小说《大唐:开局劝反太子,李二麻了》试读结束!
书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