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本豪门总裁小说——《砚清可期》!本书由“予舒I”创作,以沈清悦林砚深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至第10章,总字数236581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主要讲述了:“这位同学,快上课了,请回到你的座位。”林砚深那平淡无波的声音,如同一声精准的指令,将沈清悦从短暂的交集与恍惚中瞬间唤醒。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应了一声“好的,教授”,随即低下头,快步走回自己的座位。心…

《砚清可期》精彩章节试读
“这位同学,快上课了,请回到你的座位。”
林砚深那平淡无波的声音,如同一声精准的指令,将沈清悦从短暂的交集与恍惚中瞬间唤醒。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应了一声“好的,教授”,随即低下头,快步走回自己的座位。
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制地擂动,不是因为悸动,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诞与紧张。就在刚才那一瞬间,她仿佛被割裂成了两个人:一个是知晓所有内情、与讲台上那个男人有着法律上最亲密关系的沈清悦;另一个,则是必须对他保持敬畏、如同仰望星辰的普通学生A。
她坐回位置,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重新投回课件上。然而,那些原本清晰的数学公式和经济模型,似乎都蒙上了一层薄雾。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似乎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或许是错觉,或许是同班同学对于刚才那短暂走廊相遇的探究。
林砚深已经回到了讲台,继续着他的授课。他的语调没有丝毫变化,逻辑依旧严密,仿佛刚才那段插曲从未发生。他完美地诠释了协议中的“在校期间,仅为普通师生关系”。
沈清悦深吸一口气,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疼痛感让她纷乱的思绪迅速收敛。
沈清悦,清醒一点。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这就是你想要的,互不干涉,界限分明。现在,他做到了,你更应该做到。
她重新拿起笔,将所有的杂念摒弃,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汲取中。笔记记得越发详实,思路紧跟教授的讲解。这不仅是她的学业,更是她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容不得半点分心。
接下来的两周,《高级微观经济学》成了沈清悦每周最为紧绷,也最为投入的两个小时。
她始终坐在那个中间靠过道的位置,不向前凑以示亲近,也不向后躲引人怀疑。她提问,只问关乎知识点本身的核心疑难;她回答,只在被点名时给出简洁准确的答案。她将自己的存在感,精准地控制在一个“优秀但不算突出”的学生范围内。
而林砚深,则彻底进入了“林教授”的角色。他的目光扫视全班,不会在她身上多停留半秒。他点评作业,对她的评价与其他学生无异,甚至因为她的答案近乎完美,而少了些额外的探讨。他严谨、公正,也带着教授应有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他们就像两条设定好程序的平行线,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里,短暂地出现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却严格遵守着绝不交汇的规则。
除了课堂,校园里的其他地方,他们也恪守着“形同陌路”。
在图书馆,沈清悦偶尔会看到林砚深在经济学专区查阅资料。她会立刻调转方向,走向另一边的财务金融区域。
在食堂,如果远远瞥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教师用餐区,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另一个楼层。
甚至有一次,在行政楼走廊,他们迎面相遇。沈清悦的心瞬间提起,而林砚深只是如同看到任何一个陌生学生一样,目光平静地掠过她,径直与她擦肩而过,连一丝脚步的停顿都未曾有过。
他的表演,天衣无缝。有时,沈清悦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那个在民政局签字、在咖啡馆与她讨论协议条款的林砚深,只是她幻想出来的一个人格。
这种绝对的、冰冷的界限感,起初让她安心,但渐渐地,却滋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憋闷。她仿佛在参与一场只有她自己知道规则,且必须时刻警醒不能NG的独角戏。而唯一的观众兼导演,却早已超然物外。
这种微妙的憋闷感,在《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第一次小组作业布置下来时,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作业要求三人一组,针对一个现实中的市场失灵案例,构建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并提交一份详尽的报告。这门课汇聚了各系的精英,大家都希望能找到强力的组员。
下课后,教室里立刻喧闹起来,学生们纷纷开始寻找队友。沈清悦正准备联系她相熟的两位同学,却听到旁边几个女生的议论声飘了过来。
“哎,你们说,要是能跟林教授私下请教一下这个作业的思路就好了……”
“做梦吧你!林教授出了名的课后不轻易搭理学生,尤其是女生。听说之前有女生借问题想去办公室找他,直接被几句‘课件上都有’、‘参考指定书目’给打发了。”
“真的啊?也太严格了吧……”
“不然呢?你以为‘高岭之花’是白叫的?学术上绝对权威,生活上生人勿近。”
“生人勿近”……沈清悦收拾书包的手微微一顿。这个词,用在此时的林砚深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她这个法律意义上的“内人”,在校园里,比“生人”还要疏远。
她成功地用协议隔绝了所有因他而来的潜在麻烦,也……隔绝了任何超越协议的可能。
正当她拉上书包拉链,准备离开时,一个温和的男声在旁边响起:“沈清悦同学?”
沈清悦抬头,看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模样斯文的男生站在旁边,脸上带着善意的笑容。她认得他,是林砚深的助教,周铭。
“周师兄,你好。”
“你好。”周铭推了推眼镜,“林教授让我把这个给你。”他递过来一个牛皮纸文件袋。
沈清悦心中猛地一跳,面上却尽力维持着平静:“这是……?”
“是一些关于这次小组作业的补充阅读文献和往届优秀作业范本。”周铭解释道,“林教授说,这次作业难度不小,这些资料或许对所有认真学习的同学都有帮助。他让我随机发给几位课堂表现不错的同学参考,正好有你一份。”
随机……课堂表现不错……
沈清悦瞬间明白了。这又是林砚深在严格遵守协议条款下,一种极其隐晦的、不越雷池半步的“公正”。他并非单独给她,而是将她混在一批“优秀学生”中,避免了任何特殊的嫌疑。
她接过文件袋,触手微沉。“谢谢周师兄,也……请代我谢谢林教授。”
“不客气。”周铭笑了笑,转身去给其他“随机”选中的同学分发资料了。
沈清悦拿着那个文件袋,感觉它像一块烙铁,烫得她手心发麻。她几乎是逃离了教室。
晚上,回到租住的公寓,她才打开那个文件袋。里面是几篇打印出来的顶尖期刊论文,以及几份匿去了姓名的往年报告。论文的选取极具针对性,恰好能帮她拓展建模思路;而范本报告的分析角度和严谨程度,也让她受益匪浅。
他甚至连这种“不着痕迹”的帮助,都做得如此专业和……滴水不漏。
小组作业推进得很顺利。沈清悦和两位能力很强的组员分工合作,她主要负责最核心的模型构建部分。有了那些资料的启发,她的思路开阔了许多。
周五晚上,她和组员们在图书馆讨论区奋战到闭馆,终于将报告的主体部分完成。走出图书馆,夜风带着深秋的凉意扑面而来,吹散了她连日来的疲惫。
回到公寓,洗去一身倦意,她瘫倒在床上,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微信列表里,那个因为登记结婚而不得不添加的、备注为“林”的联系人,安静地躺在最下方。他们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几天前,他发来公寓地址和门禁密码的那条冷冰冰的信息。
她鬼使神差地点开了他的朋友圈。一片空白,只有一条孤零零的横线。果然符合他的人设。
正当她准备关掉手机睡觉时,一条新的微信消息弹了出来。
发信人,赫然就是“林”。
沈清悦的心跳漏了一拍,点开。
「明天周六,早上十点。需要你到公寓一趟,熟悉环境,并接收一份家庭邮寄的包裹。——林」
公事公办的语气,如同上级下达通知。
该来的总会来。扮演“伴侣”的场合,终于要来了。校园里的平行线,即将在另一个空间,产生计划内的交集。
她回复了一个字:「好。」
放下手机,沈清悦望着天花板,心中五味杂陈。明明只是去履行协议内容,为什么她会感到一丝……紧张?
她对他的了解,除了课堂上的林教授,协议上的合作方,还剩下什么?那个位于学校附近的“家”,又会是什么样子?
而最重要的悬念是——当脱下“林教授”的外衣,在完全私密的空间里,那个名为林砚深的男人,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小说《砚清可期》试读结束!
书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