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带的实习生,转正后对我形同陌路,三年后:你是谁啊》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哥只是传说中的传说”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苏阳林静书,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完结,最新章节第14章,千万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带新人,尤其是真心想带出个样子的新人,是件耗费心力的事。你得把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技巧、甚至是一些踩过的坑,都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他。这比我自己完成一个项目还要累。但我乐意。看着一个新人快速成长,那…
《我带的实习生,转正后对我形同陌路,三年后:你是谁啊》精彩章节试读
带新人,尤其是真心想带出个样子的新人,是件耗费心力的事。
你得把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技巧、甚至是一些踩过的坑,都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他。
这比我自己完成一个项目还要累。
但我乐意。
看着一个新人快速成长,那种成就感,某种程度上不亚于项目成功。
苏阳确实没让我失望。
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我能给予他的一切知识。
他学得极快。
而且,他有一种超出他年龄的“眼力见”。
我杯子里的水凉了,他会默默去续上热水。
我加班到深夜,他会主动留下来,哪怕只是帮我整理文件,或者跑腿买宵夜。
“静书姐,您先休息一下,这个数据对比我来做。”
“静书姐,这是您要的资料,我按时间顺序和项目分类重新整理了一遍,您看这样清晰吗?”
他的周到,起初让我有些过意不去。
我对他说:“苏阳,你是来学东西的,不是来打杂的,这些小事不用你操心。”
他却一脸诚恳:“静书姐,您肯教我,我已经感激不尽了。我做这些是应该的,能帮您节省点时间也是好的。”
话说得漂亮,眼神也真诚。
人心都是肉长的。
久而久之,我不仅在工作上倾囊相授,在生活上也多有关照。
我知道他家境一般,是从一个小城市考学出来的。
偶尔部门聚餐,我会特意点一些实惠管饱的菜,然后假装吃不完,让他打包带回去当夜宵。
公司发福利、下午茶,我总会多分他一些。
团队里其他同事有时会开玩笑:“静书,你对小苏阳可真像亲弟弟啊。”
苏阳听到这话,总是憨厚地笑笑,然后更加卖力地干活。
我也只是笑笑,没多想。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不就是真心换真心吗?
我真心待他,他自然也会真心待我。
这似乎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那段时间,项目一个接一个,忙得脚不沾地。
但我带着他,感觉肩上的担子仿佛轻了一些。
他能独立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完成得相当漂亮。
我开始让他参与更核心的环节,带他去见客户,甚至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议上,让他代表我去发言。
他每一次都准备充分,表现可圈可点。
客户私下里对我说:“林总监,你带的这个徒弟,不错啊,有你的风范。”
我心里是有些得意的。
就像园丁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幼苗,开始茁壮成长,甚至冒出了花骨朵。
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转正名额非常紧张。
那年公司效益一般,一个部门只有一个转正名额。
除了苏阳,还有另一个实习生,是某个副总的关系户。
论能力,苏阳远胜于对方。
但职场上,能力从来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
那段时间,苏阳显得很焦虑。
他找我聊过几次,言语中充满了对留不下来的担忧。
我看着他那张年轻却写满愁容的脸,想起了自己刚毕业时四处碰壁的样子。
我心软了。
我对他说:“别担心,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我会尽力为你争取。”
为了这句话,我确实“尽力”了。
我找了部门老大,据理力争。
我把他实习期间的所有贡献,做成了一份详尽的报告,甚至为此“得罪”了那位副总。
那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为了一个新人,如此强硬地去争取。
最终,在我的力保下,苏阳成功转正了。
宣布消息那天,他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他在下班后,特意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来到我办公室。
他对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静书姐,谢谢您!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的知遇之恩,我苏阳一辈子都不会忘!”
他说得掷地有声,眼眶湿润。
我扶起他,心里也很感慨。
“好好干,苏阳。你的路还长着呢。”
我拍拍他的肩膀,“以后,就是真正的同事了。”
那一刻,我相信他的感激是发自肺腑的。
我相信那句“一辈子不会忘”是真诚的。
我甚至觉得,我在职场里,多了一个可以彼此扶持的“自己人”。
我太天真了。
天真的代价,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显现。
小说《我带的实习生,转正后对我形同陌路,三年后:你是谁啊》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