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微光下的成长》?作者“关河客”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关友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微光下的成长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发薪日的前一晚,宿舍里的空气似乎都变得与往常不同。那种挥之不去的麻木和疲惫里,隐隐掺杂进一丝躁动不安的期盼。工友们洗漱的动作快了些,低声交谈的音量也高了几分,话题不约而同地绕着一个中心——钱。
关友躺在硬板床上,耳朵捕捉着那些破碎的语句。
“……妈的,这个月加了六天班,不知道能多发多少……”
“听说上个月淡季,绩效扣得狠,到手怕是不好看……”
“能准时发就不错了,隔壁伟创厂又拖了半个月了……”
“明天去邮局,给我崽汇点回去,剩下老子要去搞碗猪脚饭,加双份酸菜!”
猪脚饭。关友咽了口唾沫。他在食堂见过别人吃,油光锃亮的猪脚,配上碧绿的青菜,看着就解馋。但他从来没想过。他的胃里,只装得下食堂免费的、看不到油星的青菜和硬米饭。
钱。这个字眼像一只小手,在他心尖上轻轻挠着。他不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押金扣了二十,还有请假半天的钱(为了去办那张至关重要的邮政储蓄卡),七扣八扣,还能剩下多少?三十?四十?
他不敢奢望更多。只是想着,哪怕只有二十块,也能给奶奶寄回去。二十块,在山里,能抓好几副药了。
第二天上班,流水线的节奏似乎都因为这份潜在的期盼而显得不那么难以忍受。关友的手指机械地动作着,心思却早已飘到了车间外,飘到了那个设在厂区小卖部旁边的财务室窗口。
下午四点,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各条产线的组长开始挨个发放工资条。当王海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出现在关友工位旁,将一张窄窄的、打印着密密麻麻数字的纸条递过来时,关友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
他几乎是抢一般接过纸条,手指因为紧张和汗水有些打滑。
纸条上是冰冷的数字。
基本工资:350.00
加班费:42.50(每天算1.5倍,他加了三天)
绩效奖金:0.00(新员工,没有)
餐费补贴:-45.00(包住不包吃,直接从工资扣)
住宿水电:-15.00
押金扣除:-20.00
请假扣款:-17.50(半天)
社会保险:-??.??
实发金额:45.00
四十五块。
关友盯着最后那个数字,反复看了三遍。像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瞬间熄灭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只剩下一种空落落的冰凉。
一个月。三十天。每天十个小时,甚至更久。站着,坐着,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直到手指麻木,腰背欲断,耳朵里灌满噪音。忍受着呵斥,忍受着孤独,忍受着身体的极限。
换来四十五块钱。
他捏着那张轻飘飘的纸条,感觉它重逾千斤,几乎要把他单薄的肩膀压垮。旁边老员工似乎瞥见了他的工资条,鼻腔里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不知道是同情还是嘲讽。
下班铃声响起,关友跟着人流,麻木地走向财务室窗口。队伍排得很长,工人们脸上表情各异,有喜形于色的,有骂骂咧咧的,更多的,是和他一样的麻木。
轮到关友。他把工资条和那张新办的、绿色的邮政储蓄卡从窗口递进去。里面的会计熟练地操作着,很快,一张崭新的五十元纸币和五个一元的硬币被推了出来,伴随着冷冰冰的告知:“卡里存了三百,押金扣完再转。现金四十五,点清楚。”
关友拿起那五十元纸币和五个硬币。纸币挺括,带着油墨的特殊气味。硬币冰凉,沉甸甸地躺在他粗糙的掌心里。
四十五块。这就是他一个月的血汗。
他没有立刻离开,站在路边,看着工友们兴高采烈地相约去外面“改善伙食”,或者急匆匆地赶往邮局。他捏着那五十块钱,犹豫了很久,最终,走向了厂区内的那个小卖部。
小卖部老板娘是个精明的中年女人,正嗑着瓜子看电视剧。关友走进去,目光在货架上搜寻。他看到了那种独立包装的、看起来比较柔软的蛋糕,也看到了苹果。他指着蛋糕,声音干涩:“这个,多少钱?”
“一块五。”老板娘头也不抬。
他又指了指旁边那几个看起来不算太新鲜的苹果:“苹果呢?”
“三块一斤。”
关友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他拿出那张五十元,递过去,声音很低:“要一个蛋糕,再……称一斤苹果。”
老板娘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最穷酸的小伙子会来买这些“奢侈品”。她接过钱,熟练地找回四十五块五毛钱,用一个薄薄的红色塑料袋装了一个蛋糕和四个不算大的苹果。
关友接过塑料袋和找回的钱,像做贼一样,快步离开了小卖部。
他没有回宿舍,而是径直走向厂区后面的邮局。邮局里同样排着队,大多是来汇款的外地工友。他填好了汇款单,收款人地址是奶奶的名字,那个他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的、藏在黔北深山里的地址。
在汇款金额那一栏,他犹豫了一下。最终,他填上了:40.00。
他把那四张十元的纸币,连同汇款单一起递进窗口。工作人员清点,盖章,将回执递还给他。
“手续费一块。”工作人员提醒。
关友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汇款是要手续费的。他慌忙从口袋里掏出刚才小卖部找回的五毛钱,又凑上口袋里仅剩的几个毛票,勉强凑够了一块,递了进去。
捏着那张薄薄的汇款回执,看着上面“40.00”的字样,他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似乎松动了一点点。不多,只有一点点。
四十块,能给奶奶抓几副药了。或许,还能买点细粮。
他走出邮局,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厂区的路灯次第亮起,发出昏黄的光。他低头看着手里那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着价值四块五毛钱的蛋糕和苹果。
他拿出那个蛋糕,撕开包装,咬了一口。很甜,软绵绵的,是他从未尝过的味道。他又拿出一个苹果,在工装上擦了擦,咔嚓咬了下去。果汁不多,有点酸,但很脆。
他就站在邮局门口的阴影里,慢慢地,一口一口,吃完了那个蛋糕,吃掉了两个苹果。把剩下的两个苹果小心地放回袋子,系好。
然后,他揣着那张汇款回执,口袋里装着仅剩的四毛钱和两个苹果,朝着那栋拥挤、嘈杂、气味难闻的宿舍楼走去。
夜风吹过,带着工业区特有的气味。机器的轰鸣依旧,但似乎不再那么刺耳。
四十五块。一个月的烙印。
他抬起头,看着宿舍楼那些亮着灯的、密密麻麻的窗口,像蜂巢。而他,只是其中一只工蜂,采撷了微不足道的一点蜜,大部分奉献出去,只留下一点点,支撑着自己,继续在这巨大的、冰冷的巢穴里,生存下去。
他加快了脚步。明天,流水线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