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萧珩骑在白马上,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
不知为何,他看到那队不起眼的商队时,心头萦绕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
锣鼓声随着他的叫喊戛然而止。
躲在马车里的翠儿看着一旁昏睡的沈清辞,手心瞬间紧张得全是冷汗,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她死死捂住嘴,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为首的镖师却显得极为镇定,他上前一步,对着萧珩抱拳行礼。
“殿下,我等是护送一批绸缎前往别处的商队,在此惊扰了殿下的婚驾,还望恕罪。”
萧珩锐利的目光在那镖师和紧闭的车厢上逡巡。
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正想再盘问几句。
身旁的侍从连忙凑上来,低声催促道。
“殿下,吉时快到了,可不能为了这点小事误了时辰啊!陛下和皇后娘娘还在宫里等着呢!”
侍从的话将萧珩的思绪拉了回来。
今日是他和如月的大喜之日,或许是自己多心了。
他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商队,挥了挥手,冷声道:“走吧。”
迎亲的队伍再次启动,喧天的锣鼓声重新响起,与那支沉默的商队擦肩而过。
直到那喜庆的乐声彻底远去,翠儿才浑身脱力地靠在车壁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他们顺利出了京城。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叫喊声将昏睡中的沈清辞吵醒。
她缓缓睁开眼,鼻尖是淡淡的草药香。
“小姐,您醒了!”翠儿惊喜的声音传来,连忙递上一杯温水。
沈清辞接过水杯,茫然地看着四周,又看了看自己身上干净柔软的衣衫。
虚弱地问道:“翠儿……我们这是在哪儿?”
翠儿柔声回道:“小姐,我们已经出了京城,现在是在驿站歇脚。”
出了京城?
沈清辞的脑中一片空白。
她努力地回想,却只记得自己好像从一个很压抑的地方走了出来,之后的事情就什么都记不得了。
看着她困惑又痛苦的神情,翠儿心中一疼,连忙握住她的手。
“小姐,您别想了,您头上的旧伤又加重了。大夫说了,这次醒来,您可能会忘掉更多的事情……不过,忘了也好,那些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接着翠儿将过往发生的一切,都轻声细语地讲述了一遍。
沈清辞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的波澜,仿佛在听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良久,她才轻轻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怅然。
“我虽已记不清萧珩和沈如月的模样,但一个是我的未婚夫,一个是我血脉相连的妹妹,竟能做出如此歹毒之事。看来,我这趟离开,是对的。”
她的语气很平静,没有恨,也没有怨。
因为那些人和事,在她的记忆里,已经成了一片模糊的影子。
车队再次上路,一路向南。
沈清辞掀开车帘,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
连绵的青山,清澈的溪流,广阔的田野……这一切,都和外祖父手札中描绘的风光一模一样。
风拂过她的脸颊,吹起了她的发丝,也吹散了盘踞在她心头多年的阴霾。
她忽然觉得,自己像是挣脱了一副厚重而无形的枷锁,整个人都变得轻盈起来。
从今往后,她只是沈清辞。
一个要去亲眼看看外祖父描述中的山河的新生之人。
另一边,盛大的婚宴持续了三日。
宾客散尽,喧嚣终于归于平静。
萧珩揉了揉疲惫的眉心,鬼使神差地想起了沈清辞。
按照规矩,她应该已经被一顶小轿从侧门抬了进来。他忽然有些好奇,那个倔强的女人,现在会是什么模样。
他随口问向身边的下人:“沈氏被安排在哪个院子了?”
那下人闻言一愣,连忙跪下回话:“回殿下,府中并未接到沈大小姐。”
萧珩的眉头猛地一皱:“什么?”
书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