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上河村到县城有十公里,开车十五分钟左右。
桑榆换算了一下其他交通工具,如果是牛车需要一个半小时,换成走路,成年人的正常速度需要两个小时。
桑榆:自行车果然是必须品。
车子进村,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虽然上河村在岳县算是比较富裕的村,但也很少能看见车子。
现在相对富裕的村子,其实也只是勉强能温饱而已。
其他方面都还是很差。
大队长和支书迎了过来,看见李成,急忙打招呼,“李秘书来啦,几位同志,快进屋,喝点水休息一会。”
“张大队长,李支书,别客气,以后桑榆同志一家过来这边,还需要你多照顾。”李成笑着开口,给大家做了介绍。
上河村的大队长叫张保全,支书叫李兴旺。
张保全看样子五十多岁,满脸严肃,虽然跟李成说话的时候刻意温和了几分,还是能看出他平日的行事作风应该是果决的。
李兴旺比他年龄还要大一点,整个人看着乐呵呵的,像是很好说话的样子。
桑榆知道,能做支书的人肯定不会像看起来这么好脾气。
跟大家简单交流后,李成直接提出去看看房子。
张保全和李兴旺一起带着大家去看了村里几处空房子。
“这几处都是以前孤寡户留下的房子,他们没有后人了,房子就归村里了。”张保全介绍道。
一共是四处房子。
一处在大队长家附近,一处在村西边,一处在村子中间,还有一处靠近后山。
桑榆和姜婉悦都看上了靠近后山的这个房子。
这房子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应该是许久没有人打理,院子里杂草丛生。
屋子是土坯房看起来摇摇欲坠的样子,后山直接当成了后院墙。
山体上爬完了爬山虎,这个季节郁郁葱葱的,给人一种强有力的生命爆发感。
桑榆满眼欣喜,她看向姜婉悦,“妈,你喜欢哪一个?”
姜婉悦欲言又止,其实她都不喜欢,这里的自然环境确实不错,到哪都是郁郁葱葱地,但这的房子太差了。
她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差的地方,一时间,她是真的不知道怎么选。
“阿榆,你喜欢哪里,咱们就选哪里,我都可以。”姜婉悦说道。
“我喜欢这个。”桑榆没客气。
“那就这个吧,只是这个屋子,能住吗?”姜婉悦小声说道。
桑榆摇摇头,这屋子,风一大就能吹倒……
“张队长,李支书,我们可以重新建房子吗?”桑榆问道,“你们放心,我们知道这个院子是属于村子的,我们是外来的,房间建好后,我们离开的时候,房子就归大队。”
“这……”张保全看向李兴旺。
李兴旺笑着开口,“这么一来我们村子要占好大的一个便宜。”
“这样,小桑同志,材料你们出,人工我们村里出。”
“那我们供饭吧,到时候麻烦李支书和张队长算算需要准备多少粮食,我们来准备。”桑榆说道。
“好说,你们想建什么样的房子?”张保全问道。
他们对眼前这个年轻女孩的印象非常好,一点不占便宜,还净让他们村子的好处。
“我等会和我妈商量一下画个图纸,我想盖砖瓦房。”桑榆看向李成。
“桑同志放心,砖瓦建材我来帮你们想办法。”李成立刻说道,县长的意思是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
本来李成在桑榆提出建房子的时候,已经在想怎么才能合理地把这个院子操作到她们名下。
结果人家走的时候房子给大队,大大方方的。
就一点建材,莫说有县长兜底,就是他说句话也是好使的。
“谢谢李秘书。”桑榆笑着道谢。
“桑同志太客气了。”李成温声回应。
桑榆想了想,跟张保全借了池子,把院子量了一下,尺寸一一记录好。
一行人就去了大队部。
张保全他们都很善解人意地给桑榆和姜婉悦留了空间单独说话。
桑榆开始画图纸。
他们算是两对夫妻,房子造两室两卫两书房一客厅一厨房一仓房,再加一个柴房。
“妈,我这样想,我和陟南一个房间,你和爸一个房间。”
“你和爸一个书房,我和陟南一个书房,以后他们好了,也是需要学习看书的。”
“再一个客厅,一个厨房,厨房和餐厅一起,旁边加一个仓房,前院再加一个柴房基本就差不多了。”
“要是临时有客人来,可以暂时住书房。”
“这边冬天也挺冷了,陟南和爸的身体都需要保暖,卧室和客厅都做壁炉,冬天冷的时候就烧起来。”
桑榆一边说一边画,其实她更想直接装暖气,但是这个年代虽然有,但暖气片也算是奢侈品了,很难弄。
用壁炉最实在。
桑榆设计的客厅和左右两个卧室是连着的,卧室的对面做书房。
卧室里面都设计了小的储藏间和卫生间。
储藏间可以等人都走了之后改造成衣帽间。
姜婉悦看着桑榆没几笔就把房子的设计图画好了,惊叹连连。
“阿榆,你可太厉害的,如果不是桑家说你是从乡下接回来的,我是完全不信的。”
“你的见识和能力胆识,很多男孩子都比不上。”
“我家那小子要是能醒过来,他一定会喜欢你。”
姜婉悦看着桑榆,心里那股子酸涩又涌了上来。
桑榆握住姜婉悦的手,“会的,妈,陟南会醒过来,爸也会慢慢好起来。”
“嗯。”姜婉悦点点头,心里好像在那一瞬间真的生出了叫做希望的东西。
桑榆又把自己对院子的改造计划详细地说了说。
姜婉悦很喜欢。
两个人初步商定,就一起拿着桑榆的图纸去了大办公室。
张保全和李兴旺正在李成说村里的事。
说起村子里的事,张保全就自然多了,他们村子虽然也有那些家长里短的乱遭事,有几个不务正业的人。
但,大多数的村民淳朴肯干。
所以农忙的时候,大家是真的辛苦,加上刚刚经历过那三年,大家现在日子还是紧巴巴的。
张保全想趁机多说点,希望县里的干部能知道村里的真实情况。
看见桑榆二人出来,三人停止了谈话……
书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