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刘杰把姿态放得更低,这种以退为进的态度,似乎起到了作用。

李国华沉吟了一下。他其实内心也有些纠结。

一方面,他不太相信刘杰这个办公室新人。能看出什么连刑侦专家,都忽略的问题,觉得这更像是新官上任急于表现。

但另一方面,刘杰毕竟是周省长关注过的人,其“运气”和“敏锐”似乎已被事实验证过。

万一…万一真被他蒙对了,而自己这边压下了不提,将来出事,责任可就大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更怕担责任。

最终,规避风险的本能占据了上风。

“嗯,谨慎一些是对的。”

李国华拿起笔,在刘杰的签批意见下面。刷刷地写下了几行字,语气也变得公事公办:

“既然你提出了这个可能性,那我们就按程序走。你的建议有一定道理,可以提请刑侦支队参考研判。”

他写的是:

【请刑侦支队阅处,对刘杰同志所提情况,可结合近期工作予以关注研判。

——李国华】

这是一个非常稳妥的处理方式。

既没有完全采纳,刘杰的“系列作案”推测,避免了指手画脚之嫌;又将其作为一条“情况”正式转给了业务部门,履行了办公室的协调提醒职责。

将来无论对错,他都没有责任。

“就这样吧。”

李国华将文件递还给刘杰:

“按流程转给刑侦支队。”

“好的,主任。”

刘杰接过文件,心中一定。只要信息能传递过去,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

他拿着文件回到办公室,立刻通过内部办公系统,将报告连同签批意见扫描件。

发送给了刑侦支队的内勤,并特意在电话里跟了一句:

“李主任批示,请贵支队关注研判一下报告中提及的,维修人员相关情况。”

消息发出,如同石沉大海,一下午都没有任何回音。

刘杰并不着急。

他知道,刑侦支队每天要处理,海量的信息和案件,这样一份由办公室转来的、基于“推测”的建议。大概率会被繁忙的,侦查员们暂时搁置,或者仅作简单登记。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备案”,一个将来可以追溯的“由头”。

然而,事情的进展比他预想的,要快一些。

第二天上午,刘杰正在整理一份会议纪要,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门推开,进来两个人。前面一人约莫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穿着便服,但那股子干练的刑警气质扑面而来。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些的,像是助手。

刘杰立刻站起身。他认出了前面那人,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猛!前世记忆中,这可是个破案能手,性格耿直火爆,因为不屑钻营,在支队里人缘不算太好,但能力极强。

“王支队?您好!”

刘杰有些意外,立刻迎了上去。他没想到,来的会是这个级别的领导。

王猛打量了一下刘杰,目光在他肩章上停留了一瞬,开门见山,声音洪亮:

“你就是办公室,新来的刘副主任?那份关于盗窃案里,维修人员的报告,是你批注转过来的?”

他的语气直接,甚至带着一丝审问的味道,显然不是来客套寒暄的。

“王支队,是我。”

刘杰坦然承认,并解释道:

“我看报告里提到多个事主,都有类似反映,觉得有点巧合,就向李主任汇报了一下。是我们办公室多事了,如果有打扰到支队正常工作,还请见谅。”

王猛盯着刘杰,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要把他看穿:

“多事?谈不上。我们干刑警的,不怕线索多,就怕漏掉线索。”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探究:

“不过刘副主任,我有点好奇。报告里就那么一句带过的话,你是怎么注意到,并且还联想到,系列作案的?办公室的工作,现在都这么细致了?”

这个问题很关键,带着质疑,也带着一丝好奇。

刘杰早已准备好说辞,他笑了笑,语气平和:

“王支队,您过奖了。我之前在清溪镇派出所,虽然地方小,但也接触过一些盗窃案。有些蟊贼就喜欢,伪装成各种身份踩点。”

“所以看到报告里,连续提到维修人员,就本能地觉得有点不对劲。可能是在基层养成的习惯,看到点异常就想多琢磨一下,让您见笑了。”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敏锐”归因于“基层经验”,合情合理,不显得突兀。

王猛闻言,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些许。基层上来的?这倒是说得通。比起机关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有基层经验的人往往对这类“小细节”更敏感。

“基层出来的?难怪。”

王猛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解释:

“你提的这个情况,我们之前确实没太在意。不过昨天收到你们转来的文件后,我让人顺手查了一下 近两个月的类似报案记录。”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结果发现,类似的反映,不止这三起,至少有七八起,分布在不同的分局辖区。都是案值不大,事主没深究,所以被当成独立个案处理了。”

刘杰心中一震,果然如此!前世那起大案的苗头已经出现了!

但他脸上只是露出适当的惊讶和重视:

“这么多?那看来确实有必要深入查一查了。”

“嗯。”

王猛嗯了一声,看着刘杰,目光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实质性的内容:

“刘副主任,你这份细心,不错。这个线索,我们刑侦支队接下了。后续如果有需要向办公室沟通协调的情况,可能还要麻烦你。”

这等于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刘杰在这件事上的“发起人”角色,并向他释放了合作的信号。

“王支队您太客气了,配合业务部门工作,是我们办公室的职责所在。随时听候吩咐。”

刘杰立刻表态,态度积极又不失分寸。

“好!那就这样。”

王猛做事向来雷厉风行。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