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站桩七日,闫小柱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功夫”。

大腿的酸胀如潮水般反复,肩颈的僵直似铁索缠绕。每个清晨都成了与自身惰性和身体极限的角力。但他从没想过放弃,那双因干粗活而生了薄茧的手,总是死死攥着那股不甘平庸的劲儿。

安在田多数时候只是静静看着,偶尔上前,或是一指轻点他微微后仰的腰椎,或是手掌轻抚他紧绷的肩胛。说来也怪,那看似随意的触碰,总像带着奇异的魔力,能精准地化开他体内淤堵的力,引导气息归于沉静。

这天,闫小柱刚收势,感觉双腿不再是自己的,却有一股微弱的暖流在腰腹间自行周转,疲惫中透着奇异的舒畅。

“感觉怎么样?”安在田问。

“酸……但肚子里好像有点暖,站完了身上轻快。”闫小柱老实回答,抹了把额头的汗。

“嗯,气开始活了。”安在田点点头,眼里有一丝满意,“桩是静中求动,养气活筋。今天,我们动中求静。”

说罢,他摆了一个三皇炮锤的起手式。与昨日赵刚那凌厉刚猛的气势不同,安在田的动作沉缓如山岳,拳架开阔,每一寸移动都带着沉甸甸的力量感。

“看这‘开门炮’。”安在田一边缓慢演示,一边讲解,“你以为靠的是胳膊的力气?”他拳头缓缓前送,在将发未发之际定格,“错了。力从脚起,发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脊背,形于手指。腰胯不转,肩胛不开,你胳膊再粗,也是无根之木,徒有其表。”

他让闫小柱用手按住他的后腰。当安在田腰胯微微一拧,劲力节节贯穿,闫小柱只觉得一股磅礴的潜力从掌心下炸开,骇得他连忙缩手。

“这……这就是劲?”闫小柱目瞪口呆。

“这是整劲,还没发力呢。”安在田收势,气息平和,“三皇炮锤,看似刚猛无俦,实则外刚内柔。不懂松柔,不懂以腰运拳,一味猛打硬进,不出三年,必伤其身。”

闫小柱听得心神激荡。他以往理解的“功夫”,就是谁力气大、谁出手快,从未想过这简单的拳脚背后,竟藏着如此精微的 body mechanics(身体力学)与能量哲学。

他试着模仿那一式“开门炮”。脑子明白了,身体却完全不听话。出拳时,肩膀依旧耸起,腰胯死板,一拳打出,自己都觉得轻飘飘的。

“不急。”安在田按住他躁动的肩膀,“记住站桩的感觉,把那股‘松沉’带到拳里。先求形似,再求劲合。”

接下来的时间,闫小柱就在这缓慢而别扭的模仿中度过。每一个动作都被分解,腰、胯、肩、肘、腕,一处不合,安在田便出声纠正。他教得极有耐心,言语不多,却总能切中要害。

赵刚练完自己的套路,在一旁抱臂看着,忍不住插嘴:“安老师,这傻小子悟性还行,就是太笨了,一个动作掰扯半天。”

安在田看了赵刚一眼,淡淡道:“刚猛有刚猛的路,拙朴有拙朴的道。武术万千,终究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把钥匙。他的‘笨’,未必是坏事。”

赵刚撇撇嘴,没再说话。

闫小柱却把这话听进了心里。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沉下心,反复体会腰胯转动与拳势展开的那一丝微妙的联系。汗水浸湿了后背,他浑然不觉。

日落西山,师徒三人在公园门口分别。

闫小柱推着自行车,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身体是疲惫的,内心却无比充盈。他回味着安老师关于“劲力”的讲解,又想起父亲书房里那些讲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的画论,恍惚间,觉得这拳法与那书画,在某个极高的层面上,竟是相通的。

他抬起头,看着都市的霓虹,第一次觉得,这片他从小生长的钢筋水泥森林,似乎也藏着某种他以往看不见的、流动的“理”。

而这“理”,正通过安老师的拳,一丝丝地,注入他的生命。

第 三 章 完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