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雍顺帝据理力争:”我朝又何曾有过十五岁斩首五千的虎将?若此等军功不赏,日后谁愿为国效死?谁肯戍边卫民?”

满朝朱紫噤若寒蝉。年轻的 望着丹墀下低垂的冠冕,心底泛起无边凉意——自登基以来,每欲革新,必遭太上皇掣肘。而这满朝公卿,十之 皆与四王八公牵连,同气连枝,唯太上皇马首是瞻。

太上皇缓缓开口:”你只看到他十五岁便斩杀了五千匈奴兵,可曾想过,若此时赐予爵位,以他年少气盛的性子,怕是难以持重。到时封赏不成,反倒害了他。”

“依朕看,满朝大臣皆是这般考量。皇帝,你总不好独断专行吧?”

“若执意要赏,授个正三品昭毅将军的职衔便足矣。”

太上皇的意图昭然若揭——既然这贾洛不能为己所用,不如趁早扼杀。若放任其羽翼渐丰,投入皇帝麾下,必成心腹大患。

此言一出,朝堂局势立定。雍顺帝双拳紧握,因震怒而浑身轻颤。殿内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出一言。

自登基以来,雍舜帝屡欲革新弊政,却总如眼下这般,被太上皇与百官联手掣肘。此番贾洛横空出世,恰似在四王八公十二侯的铁幕上撕开一道裂隙,令皇帝重燃掌权之望。

然此事成败,全系于贾洛能否获封。

当朝军功之制,首功按地域与敌寇分作四等:漠北匈奴、辽三州女真居首,西番苗蛮次之,内地反贼最末。赏格分明——漠北敌首值银五十两,西番三十两,反贼仅十两。

因首功制易生杀良冒功之弊,故设悬镜司专核军功。除首功外,另有奇功、次功之别。贾洛此战尽灭匈奴一部,缴获颇丰,雍顺帝本欲以奇功赐爵,却终究难敌太上皇威势,只得授其昭毅将军之职。

神京城的赵氏茶坊里,茶客们嬉笑道:”卖茶文君,今日不舞一曲助兴?听闻那位在你店中题诗的少年英才,已被圣上擢为正三品昭毅将军了。”

赵盼儿托腮望着街巷,眸中雾色朦胧:”昭毅将军贾洛?”

那惊鸿一现的少年,如今竟已成 疆场的将军。初见时满纸锦绣,再闻已是金戈铁马。或许,她心底已悄然生出几分倾慕。

她忽而起身,轻提罗裙踏上舞台:”今日这一舞,不为诸位,只为昭毅将军。”话音未落,满堂茶客顿时喝彩如雷……

荣国府内,贾政正向贾母禀告:”母亲,太上皇命我等速查昭毅将军身世,迎回贾府。”

贾母颔首:”既如此,便派人细查这贾洛来历。总不会真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罢?”

王夫人紧攥佛珠,胸口剧烈起伏,显然心绪难平:”老爷,那贾洛当真升了正三品昭毅将军?”

贾政颔首道:”今日朝堂之上,圣上本欲赐爵,但太上皇以为贾洛年纪尚轻,初入行伍,先前破格擢升从四品宣武将军已属殊荣。若再加封爵位恐有不妥,圣上只得改授正三品昭毅将军。”

林黛玉眼波流转,心中暗惊。她素日博览群书,深知大周律例:非立社稷军功者不得封爵,无特旨不得予封号。此番贾洛险些获封爵位,其战功之显赫可见一斑。只是不知这位少年将军,是否就是当年府中那位二哥哥。

王夫人眸光闪烁:”查人倒不难,只是既无画像又无详细籍贯,从何查起?倒是听闻这贾洛出征前曾去过赵氏茶坊。”

贾政捋须道:”此事易办。太上皇身边的锦衣官赵全见过贾洛,已命画师绘其容貌,不日便会送来。”

王夫人闻言暗喜。无论这贾洛是否府中弃子,今日便能见分晓。区区三品武将,在堂堂荣国府面前不过蝼蚁。若证实其身份,定叫他有去无回。

回到房中,王夫人坐立难安,索性在佛堂敲起木鱼。忽见贾环怯生生进来。这庶子年纪尚小,在府中备受冷落,连周瑞家的这等仆妇都敢轻慢。观其处境,便知当年贾洛在府中何等艰难。

王夫人强压眼底嫌恶,挤出慈色:”环儿何事?”

贾环恭敬道:”母亲,孩儿想读书。”

“读书”二字如针般刺进王夫人心头。当年嫡子贾珠便是为压过庶弟贾洛,苦读致死。如今这贾环小小年纪也要读书?莫非存心要害她的宝玉?若宝玉再有闪失,二房岂非要落入贾洛兄弟之手?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强笑道:”读书是好事。只是你年纪尚小,心性未定。不如先抄写佛经,这里有一部《金刚经》,待你抄满百遍,再议读书之事。”

贾环离开后,王夫人面色愈发阴郁:贾洛,无论你是什么来路,但凡危及宝玉性命,我定要你从这世上消失。

周瑞家的匆匆进来:”夫人,贾洛的画像到了。”

王夫人猛然站起:”快呈上来!”

这般急切之态实属罕见,周瑞家的不敢怠慢,连忙递上画卷。王夫人展开画像,神色骤变。

五年光阴,贾洛已褪去文弱书生气质,周身透着神秘莫测的气息。可那眉眼轮廓未改,王夫人一眼便认出——这正是荣国府二房庶子贾洛。

他竟还活着?怎会如此!

王夫人指尖微颤。如今这孽障已是三品昭毅将军,品级反超贾政的工部员外郎四级。更可怕的是,贾洛年仅十五,若让他重返神京,宝玉岂非黯然失色?

“速去王家传话!”王夫人厉声道,”不惜代价也要让贾洛葬身漠北,绝不能让他踏进神京城半步!”

只要贾洛命丧边关,朝廷封赏自会归于荣国府,宝玉便再无威胁。

“遵命!”

……

神京长街上,顾千帆策马疾驰,马蹄扬起漫天尘土。

“八百里加急!闲人退避!”

百姓纷纷让道,见那官服制式便知非同寻常。听闻”捷报”二字,人群 动着尾随而去。大周多年未闻喜讯,近日却接连传来两场大捷。

“莫非又是那位昭毅将军?”

街边茶楼,赵盼儿刚结束舞姿,香汗涔涔。听得窗外喧哗,她提着裙角奔至窗前。

顾千帆的身影掠过眼底,赵盼儿眸光微动——这与上次传捷的使者装束相同。

“漠北大捷!贾洛将军率五千铁骑全歼匈奴万人部族!”

欢呼声霎时席卷长街。赵盼儿眸中泛起晶莹泪光,纤长睫毛如蝶翼轻颤。这位刚擢升三品将军的少年,竟又立奇功。

她紧攥窗棂,暗自发愿定要精进舞艺。待那少年将军凯旋之日,她要为他独舞一场。

顾千帆的嗓音如同惊雷炸响,瞬间传遍大周都城每条街巷,百姓们奔走相告,将这惊天捷报传向神京每个角落。

不到半日工夫,整座神京城都在传颂——那位年仅十五的少年将军贾洛,竟以五千铁骑全歼匈奴万人部落。

这简直是旷古未有的辉煌战绩!

要知道从前大周与匈奴交战,往往要付出惨痛代价。

十名周军才能换一个匈奴勇士。

若能以二敌一,便算得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匈奴人的悍勇绝非虚名。

可如今贾洛不仅以寡敌众,更取得完胜。

这在大周对抗匈奴的百年战史上,堪称空前绝后的壮举。

即便是太上皇鼎盛时期,宁荣两位国公在世时,也未曾创造过如此战绩。

“贾洛?这贾洛究竟是何方神圣?”

“莫非是宁荣两府的公子?”

“往日只听闻贾府有位衔玉而生的宝二爷,何曾听过贾洛这号人物?”

市井百姓议论纷纷,自然将这位少年英雄与显赫的贾府联系起来。

赵盼儿心头鹿撞,若他真是国公府的贵公子,自己这般身份如何相配?

顾千帆入宫后马不停蹄,直奔金銮殿而去。

“退朝——”

老太监的尾音未落,顾千帆已疾步闯入:”悬镜司顾千帆叩见吾皇 !”

雍舜帝刚在朝堂受制于太上皇,正欲黯然退朝,忽见顾千帆风尘仆仆赶来。

皇帝目光骤亮——近 只给顾千帆一道密令:暗中保护贾洛,防四王八公暗 手。

此刻边关急报,莫非……

“宣!”

随着传召声,顾千帆跪伏殿前正要行礼,雍舜帝已迫不及待:”免礼!速速奏来!”

“捷报!”顾千帆声震殿宇,”贾洛将军率五千精骑,全歼匈奴万人部落,缴获辎重无数!”

满朝哗然。

雍舜帝霍然起身,龙目生辉:”此言当真?”

顾千帆眼前浮现贾洛横刀立马的英姿,热血再度沸腾:”微臣亲眼所见,匈奴首级皆经悬镜司逐一清点!”

贾洛将军仅保留粮草、药材等军需物资,其余缴获尽数移交悬镜司清点押运回京。

“好!甚好!”

雍舜帝长舒胸中郁气,眉宇间尽是飞扬神采。方才他还在为贾洛封爵之事与太上皇及群臣周旋——毕竟五千破敌之功在二十万匈奴大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可转眼间,贾洛竟率五千铁骑横扫匈奴万人部族,这般骁勇实属罕见。如今太上皇与满朝公卿,还有何理由阻挠封爵?

雍舜帝转身时语调微扬:“太上皇以为,贾洛此等战功,当赐何等爵位?”他心底暗喜,原只想借贾洛试探荣国府虚实,未料这弃子竟成惊天利器。

五千铁骑歼灭一万五千匈奴,这般战绩堪称当世虎将。雍舜帝睨着太上皇紧绷的手指,心头畅快——终究是他先发掘了这颗明珠。待顾千帆将朝堂局势透与贾洛,这员猛将必成 肱骨。

太上皇指节发白,龙纹袖口微微震颤。当日若锦衣卫动作快过悬镜司半刻,何至错失良将?更可恨荣宁二府鼠目寸光,竟将麒麟儿逼作弃子!

想到贾洛若平定匈奴,自己昔年亲征败绩便成笑谈。届时四王八公见风转舵……太上皇胸口剧烈起伏,眼底阴云密布。

“莫非太上皇认为——”雍舜帝声如金玉相击,“贾洛将军以寡敌众之功,仍不足封爵?”

见太上皇沉默, 目光转向殿下:“贾政,身为人父,你当如何说?”

贾政伏地叩首:“臣正因是贾洛生父,更当避嫌不言。”

贾政表面镇定,内心却波澜起伏。他虽出身将门世家,却向来轻视武夫,唯独钟情诗书典籍。

此刻听闻庶子贾洛立下战功,这位被家族遗弃的子弟竟如此骁勇,自打顾千帆宣读捷报起,贾政便觉脚下发虚,恍若梦中。

迎着雍舜帝审视的目光,贾政忽然忆起王夫人曾对贾洛的算计,顿时脊背发凉,额间沁出细密汗珠。

雍舜帝难掩失望之色。想当年老国公何等英武,其后人却这般不成器。若老国公在世,定会开怀大笑,直接为贾洛讨个一等侯爵。

所幸老国公血脉未绝。

“既然众卿不言,那朕便做主了。贾洛抗击匈奴居功至伟,朕欲封其为一等侯爵兼神威将军!”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