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前世,杨剑锋后来才听说,省里有一项针对农村人的政策,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四年后可以申请生二胎。

只是由于信息闭塞,某些基层干部为了挣表现,致使他们县符合这项规定的家庭,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政策。

杨剑锋也是在南方打工时,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友们聊天,才知道当年他们望平县的计划生育最严。

那年,诗诗已经五岁了,而杨春芳为了生二胎,还是只得躲进了大山里。

杨剑锋觉得这事必须从根源上解决,比如现在就把诗诗接回杨家生活,让姐姐更多地和娘家人生活在一起,更信任他们,而不是被曾家洗脑,冒着生命危险去超生。

女儿的悲剧一度让杨家父母后悔莫及,介绍人来说媒时,杨春芳很犹豫,她并不想嫁到离县城很远的上安镇。

是父母先同意的,男方的伯父是他们村小学的老师,他从小便跟着伯父在这里上学,父母觉得是看着长大的孩子,老实憨厚,杨春芳嫁过去不会受委屈。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觉得杨春芳年纪大了,想着要早点成家,就同意了。

其实当时杨春芳才25岁,杨剑锋想着前世那些九零后的女孩子,二十七八岁都觉得看自己还小,恋爱都不谈,25岁实在算不上大龄。

不过1993年大家的观念不一样,别说女孩子,他这个25岁的男青年,都已经在被家里人催婚了。

如果不是因为杨春芳成年后就去了南方打工,估计二十一二岁就嫁人了。

好在杨春芳嫁过去后,姐夫曾启明对她好,日子也还过得去。

谁曾想后来会发生那么大一个悲剧。

第二天天刚亮杨剑锋便起床了,精心打扮一番,骑着杨春芳的自行车去张婶子家接张娟。

杨剑锋在张婶子家院子前按了按自行车的铃铛,张婶子探出头来,看了一眼,便冲屋里喊:“娟儿,剑锋来接你了。”

“啊?我马上出来。”屋里传来张娟声音。

很快,穿着碎花长裙的姑娘抱着一个帆布包走了出来。

张娟将帆布包放进墙角一辆轻便自行车的前车筐里,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

这一刻,杨剑锋有一丢丢后悔,他原本想着用姐姐的自行车载着张娟去学校的,没想到她要坐自己的自行车。

早知这样,他还不如走路过来,然后用张娟的自行车载她。

他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女孩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搂住男孩的腰,穿行在风中,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上一世他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陈依玲觉得骑自行车很土,她宁愿坐公交车或者走路。

这时,张婶子问:“你们这就走?我在做早饭了,吃了饭再去吧。”

杨剑锋:“不了,我们去渝香包子铺吃早餐。”

然后跟在张娟后面,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离开。

渝香包子铺虽说店名是包子铺,实际上是整个县城早餐品种最全,味道最好的一个早餐店。

由于时间比较早,店里人还不算多,两人将自行车停在店前的树下,走进早餐店。

杨剑锋回县城上班后,经常在这家店吃早餐,老板娘早就认识他了,见到他便打招呼:“今天吃小笼包子还是豆浆油条?”

杨剑锋回头问张娟:“你想吃什么?”

张娟往店里看了一眼:“我吃包面,二两就够了。”

杨剑锋冲老板娘道:“两碗包面,一个二两,一个三两,微辣微麻。”

两人在店外的小餐桌旁坐下,张娟随口道:“我们口味一样耶。”

杨剑锋:“昨天看你吃鱼时的样子,知道微辣适合你。”

张娟:“难怪我吃鱼时,你赶紧递了一瓶椰汁给我。”

杨剑锋憨厚地笑笑:“我不太会招呼客人,应该吃饭前就给你们不喝酒的拿饮料的。”

张娟:“没关系,我们之前不用那么客气,以后有什么想法,我们都直接说出来,好不好?”

杨剑锋:“好啊,我说话直,也不懂人情世故,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你一定要告诉我。”

张娟:“我也是,嘿嘿,幺姑说我说话不会转弯。”

这时,老板娘端了包面过来,放在桌上,看了一眼张娟:“这是你女朋友吧?长得真好看,你们还挺有夫妻相的。”

张娟害羞地低头吃包面,杨剑锋点头回应:“对呀,你真有眼光,我也觉得我们有夫妻相。”

吃完早餐,张娟提议他们各自去上班,杨剑锋摇摇头:“现在还早,我送你去学校,然后再去上班也来得及。”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骑着自行车到了城北小学的校门外。

这时,同事邓老师正好路过,看着杨剑锋跟张娟打招呼:“张老师,你男朋友长得真帅,前天我们还在猜你有没有对象,于老师还说要给你介绍一个呢。”

杨剑锋冲邓老师展颜一笑:“不用麻烦于老师了,我们结婚时一定请你们喝喜酒。”

邓老师是个很热情的中年女人,闻言忙道:“好啊好啊,我们一定来,张老师刚调过来,同事们都很喜欢她,你可要好好对她,我们这些娘家人可不好惹。”

杨剑锋:“一定一定,感谢你们关照娟儿,改天请你们吃饭。”

张娟羞涩地笑笑:“你快走吧,上班别迟到了。”

杨剑锋应了一声,调转自行车车头离开,身后传来邓老师的大嗓门:“你男朋友在哪里上班呀?”

接下来是张娟很自豪的声音:“在机械厂当会计,他是我们初中班上的班长。”

杨剑锋嘴角上扬,单手握龙头,一路哼着歌去往机械厂。

杨剑锋凭着前世的记忆来到机械厂的办公室,他今天来得比较早,除了每天第一个到的车间统计员老王,其他人还没有来。

看着比记忆中稍微年轻一点的老王,杨剑锋百感交集。

前世他是1997年办的停薪留职,老王是厂里唯一一个苦口婆心劝他三思而后行的人。

从厂里离开之后,杨剑锋再也没有见过老王。

杨剑锋快步走过去:“王叔,早啊。”

老王一边擦桌子一边应着:“剑锋来了呀,你今天也蛮早的,看你春光满面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儿呀?”

杨剑锋也不瞒着他,高高兴兴地道:“昨天回家相了个亲。”

老王:“一看你就特别满意,现在的年轻人,天天喊着要自由恋爱,你肯回家相亲,你父母一定很欣慰。”

杨剑锋心想,自己前世也是哭着喊着要自由恋爱呀,结果呢,咬碎牙齿和血吞呀。

走过那一回,杨剑锋才明白,相识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的人品性格,以及三观合不合。

想到这里笑着道:“相亲也挺好的,先过了红娘和父母那一关,能筛选掉一些不适合的人。”

“相亲?什么年代了,谁还在相亲呀?”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语气里满是不屑。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